快樂本身不見得會讓你感到快樂

這句話一開始很難體會,但現在我懂了。

當我們在作每件事的過程中,不見得都事事順利,總有遇到挫折、考驗的時候,這時候就不快樂了,

等克服了挫折、通過了考驗,嚐到成功的果實,那滋味就是快樂。

要得到快樂,必需要付出,付出的過程,酸甜苦辣,箇中滋味,只有自己能體會,

當然快樂也只有自己最能感受。

快樂的關鍵元素—挑戰和新奇感

仔細想想,小朋友常常感覺到快樂,是因為他們對身邊週遭的人、事、物充滿了好奇。

漸漸長大後,開始接收外界的訊息—你要乖、你要有禮貌、你要認真讀書……

然後慢慢的變成別人想要或是自己希望變成的樣子,忽視了自己真正的渴望和興趣,

就像穿著盔甲的武士,最後連自己真正的面貌都遺忘了,當然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快樂。

「作自己」常常聽到這句話,但真正可以作的人卻很少。

不管是工作、生活或是面對親情、友情、愛情,甚至同事間,幾乎都要扮演不同角色,

若真要作自己,該怎麼作?(我自己也好想知道…)

書中引述詩人奧登的話:「二十歲至四十歲是發掘自我的過程,

也包括了解”偶然侷限性”與”必然侷限性”的差別。我們必須隨著年齡而擺脫偶然侷限性,

但必然侷限性是本性,我們無法泰若自然的超越。」

因此,我們必須朝自己的本性發展,然後不斷挑戰擴展自我定位,同時也享受失敗的樂趣。

當我開始練習作自己時,便不斷的和自己對話,不停的思考,這是我想要的嗎?

或是我表現出來的樣子是真正我想表現的嗎?

慢慢的發現自己在作某些事時,是比較自在的狀態,那是最接近真我的時候,

當我處於緊繃時,我是穿著盔甲的武士,那笑容是假面。

發現這些區別時,卻也苦思不出如何解,

但有個微妙的發現,

當我處於自在的狀態愈快樂時,會影響到我當武士的表現,

我會是比較「真誠」的武士,只是我仍需穿著盔甲保護自己。

.享受當下,別活在「等」的未來裡

作者:「能享受現在,就不必寄望未來正等待我的快樂,

好玩的部份不必等到以後,因為現在就很好玩。」

就是少作白日夢,享受每件事的過程,我是這麼想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阿密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